當前位置:
收藏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 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關于印發《嶗山區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的通知
嶗山區政府 發布日期:2022-11-29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
發文機關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 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 發文字號 青嶗民規〔2022〕1號
成文日期 2022-11-29 索引號 00515697900020020230002
生效日期 2023-01-01 廢止日期 2025-01-01
政策咨詢部門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 政策咨詢電話 0532-88996500
主題分類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機關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 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
發文字號 青嶗民規〔2022〕1號
成文日期 2022-11-29
索引號 00515697900020020230002
生效日期 2023-01-01
廢止日期 2025-01-01
政策咨詢部門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
政策咨詢電話 0532-88996500
主題分類
有效性 有效

各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財政所:

  現將《嶗山區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印發你們,請認真參照執行。


  青島市嶗山區民政局?青島市嶗山區財政局

  2022年11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嶗山區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決策部署,健全完善我區社會救助體系,根據部、省關于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文件精神及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民〔2022〕68號)的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有效解決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為目標,以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效能為主線,落實救急難、兜底線、織密網工作要求,聚焦托底、高效、銜接,強化責任落實,加強工作保障,加快形成救助及時、標準科學、方式多樣、管理規范的臨時救助工作格局,筑牢社會救助體系的最后一道防線,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

  二、救助對象范圍

 ?。ㄒ唬┏钟斜緟^居民戶籍的家庭;

 ?。ǘ┲辽暾埦戎?,在本區辦理居住證滿1年、有固定住所的非青島市戶籍家庭;

 ?。ㄈ┘彪y發生地在本區,除符合上述(二)條款以外的其他非青島市戶籍家庭和個人;

 ?。ㄋ模┰诒緟^各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就讀的在校學生。

  三、救助類別

 ?。ㄒ唬┘彪y型臨時救助

  主要包括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溺水、人身傷害、見義勇為、爆炸、重大疫情等突發、意外事件或家庭成員突發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等原因,靠自身和家庭無力解決,導致家庭(個人)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臨時救助。

 ?。ǘ┲С鲂团R時救助

  主要包括因患病、教育產生的家庭自負醫療費用、自負教育〔子女在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院?!迟M用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在一定時期內出現嚴重困難、難以維持的臨時救助。此類救助家庭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低保家庭、特困人員家庭、低保邊緣家庭除外):1.在提出申請前6個月內,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負醫療、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地城鄉月低保標準;2.在提出申請前12個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家庭財產(主要指房產、機動車及金融資產,不含唯一一套房產)不超過20萬元,其中金融資產符合城鄉低保家庭金融資產標準。

  四、救助標準

  臨時救助原則上每戶一年救助不超過兩次(急難型臨時救助除外),全年累計救助金額不超過3萬元。

 ?。ㄒ唬┲С鲂团R時救助標準。

  1.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標準。根據相關醫療保險補償、醫療救助及社會捐助后家庭自負醫療費用(以下簡稱“自負醫療費用”),按照特困人員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其他困難家庭分類、分檔制定救助標準。

 ?。?)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孤兒和低保家庭。按自負醫療費用的100%給予適當救助,最高不超過3萬元。

 ?。?)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因患病,自負醫療費用較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按以下標準給予救助。

 ?、僮载撫t療費用在1萬元以下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90%救助;

 ?、谧载撫t療費用在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93%救助;

 ?、圩载撫t療費用在3萬元以上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95%救助,且最高不超過3萬元。

 ?。?)其他家庭。成員因患病,自負醫療費用較重,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按以下標準給予救助,“以下”含本數、“以上”不含本數。

 ?、僮载撫t療費用在3萬元以下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60%救助;

 ?、谧载撫t療費用在3萬元以上4萬元以下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65%救助;

 ?、圩载撫t療費用在4萬元以上的,按自負醫療費用的70%救助,最高不超過3萬元。

  “自負醫療費用”主要指因治療所必須的費用,包括住院費用、120急救、醫院及定點醫療機構門診費用、憑醫院處方在一般藥店購買的治療所必需的藥品費用等。其他在非定點醫療機構或一般藥店購買的無處方藥品費用除外,藥店出具的發票不能作為自負醫療費用證明材料。

  2.自負教育費用救助標準。全日制普通高中學生家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家庭(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除外)自負教育費用救助標準,按照經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救助之后(獎學金除外)自負教育費用,參照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標準施行。低保、低保邊緣家庭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救助標準(含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救助額度,獎學金除外),本科學生為5000元、??茖W生為3000元,并根據我區月低保標準實行動態調整,每人救助標準為我區月低保標準的3-6倍,實施年度常態化救助。

  “自負教育費用”主要是指在院校接受教育所必須交納的學費、書本費、住宿費等費用,其他生活費用除外。

 ?。ǘ┘彪y型臨時救助標準。

  1.困難程度較輕的,根據救助對象困難情形,及時給予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每人2倍以下我區月低保標準的臨時救助;

  2.困難程度較重的,對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和孤兒、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家庭、其他困難家庭,分別按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每人不超過8個月、6個月、4個月的我區月低保標準給予救助,最高不超過3萬元。

 ?。ㄈ┲卮笊罾щy臨時救助標準

  對于因以下原因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 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和適度提高救助額度的原則,由區民政部門、街道牽頭制定綜合救助方案和救助標準,年救助標準最高不超過5萬元。

  1.因遭遇無責任意外事故、人身傷害、見義勇為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員傷亡,并經相關部門確認無法查找責任人或責任人無力支付賠償金,導致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

  2.存在特殊困難的低保、特困人員住院陪護、照料等費用;

  3.低保、特困人員因意外事件、災害等造成的住房困難;

  4.由街道辦事處認定的其他造成重大生活困難的情況。

  ?五、救助方式

  根據救助對象的實際情況,注重綜合施救,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過渡、銜接、補充、兜底的作用,不斷提高救助效益??梢酝ㄟ^“跟進救助”、“一次確認、分階段救助”等方式,提高救助精準度。

 ?。ㄒ唬┌l放臨時救助金

  臨時救助金原則上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通過銀行等金融代理機構直接支付到救助對象個人賬戶,并確保及時足額到位。對于急難型救助對象,必要時可通過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提高救助時效性。

 ?。ǘ┌l放實物

  對于急難型臨時救助,根據救助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基本生活需求,還可采取發放實物方式予以救助。對于采取實物發放形式的,除緊急情況外,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ㄈ┨峁┺D介服務

  對臨時救助沒有覆蓋或給予臨時救助金、實物救助后,仍不能解決困難的,可分情況提供轉介服務,實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對需要通過慈善項目、提供專業服務、志愿者服務等形式給予幫扶的,要及時轉介給公益慈善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

  六、救助程序

  臨時救助申請、審核、確認程序及家庭經濟狀況認定和相關責任追究等參照《青島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施行,并保障受理、審核、確認工作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

 ?。ㄒ唬┘彪y型臨時救助程序。

  急難型臨時救助向急難發生地的街道提出申請;取消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公示等環節,開通“綠色通道”在24小時內實施“先行救助”,并在急難情況緩解后5個工作日內登記救助對象、救助理由、救助金額等信息,補齊經辦人員簽字、蓋章手續。

 ?。ǘ┲С鲂团R時救助程序。

  1.申請。低保、特困人員向批準待遇所在地的街道提出申請,其他本區戶籍家庭向戶籍所在地、非青島市戶籍家庭及在校學生向居住地的街道提出申請。街道應當對申請對象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材料齊備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齊備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對象補齊所有規定材料。

  2.審核。街道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對象的經濟狀況和困難情況等予以調查核實,并提出審核意見。村(居)委會應當協助街道開展調查核實。

  3.確認。街道對擬確認為救助對象的,在申請對象所在村(社區)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確認同意,同時確定救助金額。對公示有異議的 , 街道應當對申請對象的經濟狀況重新組織調查核實,視情開展民主評議,在10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并重新公示。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應當在作出審批決定3日內書面告知申請對象并說明理由。

 ?。ㄈ┖喕_認程序

  對申請臨時救助的低保家庭、特困人員家庭、低保邊緣家庭、精簡退職老職工,重點核實其生活必需支出情況,不再進行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調查。

 ?。ㄋ模┓艑捝暾垥r限

  對當年第四季度發生的支出型臨時困難,未在當年度及時提出救助申請的,可以延長至下一年度3月底前提出,符合救助條件的,街道應當及時受理。

  七、加強與其他救助制度的銜接

 ?。ㄒ唬┘訌娕c低保、特困人員救助制度的銜接

  對申請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可視情先給予臨時救助,及時緩解其生活困難,再按規定程序進行審核、確認,并將符合條件的納入相應救助范圍。救助標準可參照急難型臨時救助標準執行。

 ?。ǘ┘訌娕c慈善救助的銜接

  加強臨時救助與慈善救助的有效銜接,堅持政府重點引導、慈善組織廣泛參與,形成資源統籌、優勢互補、各有側重的銜接機制。

  1.加強資金銜接。積極探索財政資金引導、社會力量籌資、慈善組織運作的政社聯動模式,搭建慈善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臨時救助的平臺,形成救助合力。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兜底保障作用,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臨時救助。各級慈善總會要通過設立“救急難”專項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重點投向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領域,科學規劃、設立救助項目,承接政府救助沒有覆蓋或經政府救助之后“轉介”的個案,切實發揮救急解難作用形成接續救助。

  2.加強信息銜接。政府救助對象需求信息和慈善資源供給信息的有效對接是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銜接的核心。統籌推進政府救助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實現政府部門之間、政府部門與慈善組織之間的救助信息互通共享,搭建救助資源與救助需求信息對接平臺,使救助對象的需求和政府救助資源、慈善救助項目、社會愛心捐贈、群眾志愿服務形成無縫對接。區(街)民政部門要主動對接當地慈善組織,在申請救助對象同意的情況下將其個人救助需求信息推送給當地慈善組織,幫助慈善組織減少查找環節,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強統籌協調。民政部門要積極建立健全與相關政府部門、慈善組織等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共同研究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統籌開展慈善救助活動。通過分類梳理慈善組織的業務范圍、擅長領域以及救助對象的需求信息等情況,引導慈善組織有序開展救助活動。

  八、保障措施

  (一)落實資金保障。要根據當地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工作開展情況,在年初預算中安排原則上不低于上年度本級實際支出金額的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資金,不斷完善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合理確定備用金規模,每街道不少于5萬元。確保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穩定運行,杜絕虛列開支或列而不支現象,不斷提高救助效能。

  (二)強化主動發現。要依托村(居)社會救助工作站等,落實好村(居)社會救助協理員、代(幫)辦員、駐村(社區)干部、社區網格員等的主體責任,開展經常性走訪活動,了解、收集困難群眾信息,及時發現、報告居民急難事項,協助做好臨時救助工作。要以街道為單位將臨時救助政策納入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政策“明白紙”,在辦理窗口、村 (社區)公開欄或宣傳欄擺放或張貼,在辦理有關社會救助業務審核確認時,同步向申請對象發放。

  (三) 健全快速響應。要開通社會救助熱線,實現窗口受理與熱線受理相結合,暢通困難群眾申請救助和報告急難情況渠道。要運用“互聯網 +”思維進一步做好救急難工作,通過微信群、QQ 群、移動辦公系統等新方式,實現網上信息發布、急難信息主動發現和救助申請受理。要推動臨時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臨時救助申請、辦理、查詢“掌上辦”“指尖辦”。要加強山東數字民政平臺臨時救助模塊應用,實現臨時救助申請、審核、確認、發放等環節的規范化、信息化管理。

  (四)加強部門協同。區民政部門、街道要對重大急難個案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研究制定綜合救助方案,充分發揮部門協同作用,加大救助力度,推進資源統籌,提升綜合救助能力,有效化解群眾各類重大急難問題,防止返貧致貧,切實兜住民生底線,最大限度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和心理底線事件發生。

  本實施細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秿魃絽^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實施細則》(青嶗民規〔2019〕3號)同時廢止。

???

免费a级毛片高清视频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