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嶗山區發布《嶗山區“十四五”林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嶗山區林業產業結構要持續優化,到2025年,嶗山區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依托嶗山區“山、海、城”空間格局,統籌區域生態資源,確定“一核五區、兩廊四群、多線多點”的嶗山區“十四五”林業發展總體布局。
林業發展總布局:
一核五區、兩廊四群、多線多點
在規劃中,嶗山區確定了“一核五區、兩廊四群、多線多點”的林業發展總體布局。
一核五區
依托嶗山區豐富的生態資源,構筑嶗山生態核心區。擦亮綠色發展底色,牢筑生態安全屏障,圍繞嶗山生態核心區,開展風景名勝區建設管理,強化森林、濕地、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保障生態資源安全,守護嶗山生態財富。
嶗山區除生態核心區外各類生態資源,以金家嶺、中韓、沙子口、北宅、王哥莊五個街道為單位,統籌規劃,開展提質增效、封山育林等重要任務,促進林業發展,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
兩廊四群
山青海闊林海廊道:以嶗山路、嶗山旅游路為基礎,串聯嶗山區“山、海、城”特色,打造東部特色依山傍海旅游路線,加快構建“山、海、城”立體式的生態旅游空間格局,推動生態旅游品質提升。
多彩體驗休閑廊道:以松嶺路、濱海公路為基礎,串聯王哥莊森林康養產業集群、北宅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集群、沙子口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產業集群、中韓枯桃花藝生態園產業集群,形成多林產集群聯動發展空間格局,推動林業產業不斷優化,助力鄉村振興。
王哥莊森林康養產業集群:依托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優質醫療資源,結合周邊豐富森林資源,探索發展森林康養產業,促進大眾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推動林業生態價值實現。
北宅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集群:以北宅街道特色林果產業為基礎,推進特色林果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推行新型經營模式,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形成特色林果旅游發展新格局。
沙子口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產業集群:依托沙子口特色旅游文化新城,結合華東百利酒莊、石灣景區,探索發展自然探險、休閑度假、野外露營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新模式。
中韓枯桃花藝生態園產業集群:依托枯桃花卉產業,以枯桃花藝生態園為核心,建設現代花卉產業園,助力“花海嶗山”城市品牌創建。
多線多點
多線是由高速、國道、省道、河流的兩側綠化組成的線形生態要素,如張村河、深圳路兩側綠化等,多點是由各類公園、森林鄉村、森林村居等呈點狀分布的生態要素,如浮山森林公園、午山郊野(山頭)公園等。
圍繞地區生態特征,優化完善基礎設施,挖掘和弘揚生態文化,結合多線交通優勢帶動周邊區域融合發展,形成多形態、多組團的綠色生態斑塊。
積極推進公園城市建設
規劃中還提到要提高城市生態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深度挖掘現有綠地空間,在老城區和村莊周邊結合拆違、老舊小區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等,規劃建綠與插縫補綠相結合,充分利用零星地、邊角地、拆違地塊和現有綠地改造,建設松嶺路西側海信段口袋公園、同安路(勁松五路至勁松七路)北側口袋公園、深圳路(銀川東路至仙霞嶺路)口袋公園、勁松五路口袋公園、遼陽東路國金中心口袋公園、新卓路口袋公園、黃金海岸南側口袋公園、好望角口袋公園、滁州路口袋公園、海龍路口袋公園等不少于10處,因地制宜,不斷完善升級,構建具有嶗山特色的舒適親民城市生態空間。
積極推動郊野(山頭)公園建設,高標準建設金嶺山、午山、將軍山、老鴉嶺、圣水山、豹子頂、聚寶盆、平頂山、柱頂山、囤山等郊野(山頭)公園不少于10處。
加強綠化改造提升,統籌規劃濱海一線(云嶺路-石老人石柱)提升工程,建設松嶺路(棗山東路-世園大道)綠道、海安路林蔭廊道、海龍路林蔭廊道,織補綠色生態空間,提升出行環境舒適性。結合老城區拆墻透綠、坡體護綠、欄桿掛綠等方式實施立體綠化,拓寬綠色空間,建設嶗山路、深圳路、松嶺路、同安路、海龍路、海安路等立體綠化不少于10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增加城市綠量。
按照“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色彩斑斕、生物多樣、生態自然、公益為民”的理念和原則,提高喬木樹種、鄉土樹種在城市公園建設中的比例,并將運動健身、休閑康養等功能融入到生態綠化中,營造多樣化、多層次的城市公園。
發展高效綠色富民產業
大力扶持生態旅游產業。完善生態旅游網絡體系,探索發展森林康養、自然探險、野外露營、戶外運動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新模式。依托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5A級旅游景區,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發展傳統觀光旅游。依托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探索發展森林康養產業;依托沙子口特色旅游文化新城,結合石老人觀光園、浮山森林公園、金嶺山生態公園、午山郊野公園、華東百利酒莊、石灣景區,探索發展自然探險、休閑度假、野外露營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新模式。依托嶗山區百果溪谷鄉村振興示范區,立足北宅鄉村振興規劃,打造農旅觀光采摘園、國字號農業多樣性園區等特色鄉村旅游樣板。
優化特色經濟林產業結構。按照因地制宜,特色發展等原則,挖掘茶葉、櫻桃等特色經濟林產業生態附加值;結合森林藥材、食品種植嘗試發展林下經濟。以王哥莊街道現有規?;瘶藴驶牟枞~生產基地為依托,培育壯大嶗山茶品牌,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茶葉產業化發展,進一步提高茶葉種植、管理、采摘、加工水平,強化宣傳、銷售渠道,助推嶗山茶產業發展。以北宅街道為特色林果產業為基礎,優化種植結構,重點發展以櫻桃、杏、桃等為主體的林果種植基地,培育集生產、加工、銷售、采摘為一體的新型經營主體,創建新型經營模式,形成特色林果旅游發展新格局。
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以藏紅花、杏參等藥材為主,適度開發嶗山本地中草藥產品;打造發展藥用植物特色品牌產品,鼓勵建設一批以林下中草藥種植為主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促進林下種植業資源共享、循環相生、協調發展;支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與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加快先進實用技術的轉化和科技成果推廣。
推動林木種苗花卉產業升級。積極引進推廣林木良種,創新發展林木種苗花卉產業,依托嶗山林場等現有鄉土樹種繁育基地,加強林木優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選育和擴繁,推廣種植優質鄉土樹種,助力多彩嶗山建設。依托枯桃花卉產業基礎,以枯桃花藝生態園為核心,建設集科研、中試、種植、觀賞、交易、旅游等于一體的花卉現代產業園,助力“花海嶗山”城市品牌創建。積極推進花卉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種苗花卉集約化育苗,探索發展種苗花卉培育與種植、加工、旅游、休閑融合發展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年宵花如蝴蝶蘭、大花蕙蘭、杜鵑等苗木花卉品牌,鼓勵鎮(街道)、村(社區)和企業培育創建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逐步實現種苗花卉產業專業化、特色化、現代化發展。依托枯桃花卉交易中心拓展“互聯網+”、電子商務在林木種苗花卉銷售流通中的應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林產品交易會等各項活動,宣傳推廣并促成合作,加強產業交流與產銷對接,不斷引進推廣特色種苗花卉,創新升級種苗花卉產業。
?。ò雿u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